09广州中医药大学考前复习资料
1
总论名词解释:1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得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2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然状态存在或人工制造的,可供作为中医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和加工品的种类以及蕴藏量的总和。3道地药材:许多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精心培植和加工,形成了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生产及加工技术成熟、质量稳定、临床常用的著名药材,这些药材在中药经营行业中被称为“道地药材”。著作: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首推《神农本草经》(三卷)。成书于东汉末年,载中药材365种,按医疗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别法提出了中药质量鉴定的科学问题2公元502~536年,梁陶弘景著成《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该书收载中药材730种,并将药材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堪称药材依自然属性分类的先导性著作。3公元659年,唐李、苏敬等22人撰成《新修本草》(五十四卷),该书又称《唐本草》,载药850种,按药材的属性分为11部。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该书采用了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4公元741年,陈藏器著成《本草拾遗》(十卷),收载了《新修本草》未载的中药692种,该书提出了按照药效宣、通、补、泄、轻、重、燥、湿、滑、涩的分类方法,在内容上重视中药的性味功能、生长环境、产地、形态描述、混淆品种考证等。51108年前,北宋蜀医唐慎微编撰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简称《证类本草》),该书载药1746种,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61505年,刘文泰等编写了《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该书载药1815种,分别以苗、形、色、味、嗅等项逐条记载了与性状鉴别有关的内容,并附有彩色药图(最早),具备了现代中药性状鉴定法的雏形。71596年,明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载药材1892种、药方11096首、药图1109幅,该书自立分类系统。道地药材:1东北产区——关药2华北产区——北药3华东产区——浙药和部分南药4西南产区——川药、云药、贵药5华南产区——广药6内蒙古、西北产区——西药7青藏产区——藏药十大广药:阳春砂仁、石牌藿香、新会陈皮、德庆巴戟天和何首乌、雷州高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