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业心,相对较弱,常使他们满足于现状。因此,家庭相对富有的大学生,常常会难思进取、荒于学业”。3这就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不可小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大学生主观因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够高。2005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校园频道联合实施了一项名为“你觉得大学生活有意思吗?”的在线调查。有2615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360的人认为大学生活“太没劲了”,如果再加上446“偶尔感觉没劲”的人,比例将高达806。4由此可以发现,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生活目标,缺乏高尚的理想和信念,缺乏大学生应该有的朝气蓬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三、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干预对策
1加强高校自身建设,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教育的发展应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在尊重学科体系的同时要考虑社会现实的需要,教育内容新颖科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增强教学吸引力,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要加强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奖惩体系。全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的环境。
2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若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为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高校也急需与大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家校合作信息库;充分利用书信、电话、短信、网络等渠道沟通;约见家长,进行个别家访;设立家长接待日,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6使家长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信息及时了解和把握,进而关心、鼓励、帮助大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3树立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