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劳动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但通过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指导工程实践的成规。
15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近代土木工程出现的先声是它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土木工程进入近代的标志。从此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的学科。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变革。近代工业生产出新的工程材料钢铁和水泥土木工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钢结构、钢筋混泥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继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土木工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臻于成熟可称为成熟时期。近代土木工程几百年的发展在规模和速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古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现代土木工程所经历的时间尽管只有几十年但以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土木工程领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代土木工程的新特征是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和交通高速化等。土木工程在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也出现了新趋势即材料轻质高强化、施工过程工业化和理论研究精密化。
土木工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属性牵涉面十分广阔这个简史只是就发展的某些侧面作概略的描述。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时期土木工程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古代土木工程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发达时期。
1萌芽时期
大致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为避风雨、防兽害利用天然打掩盖物例如山洞和森林作为住处。当人们学会播种收获、驯养动物以后天然的山洞和森林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使用简单的木、石、骨制工具伐木采石以粘土、木材和石头等模仿天然掩蔽物建造居住场所开始了人类最早的土木工程活动。初期建造的住所因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仅有“窟穴”和“巢”两种类型。在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地区多为穴居在山坡上挖造横穴在平地则挖造袋穴。后来穴的面积逐渐扩大深度逐渐减少。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中遗存有浅穴和地面建筑建筑平面有圆形、方形和多室联排的矩形。西安半坡村遗址约公元前4800前3600年有很多圆形房屋直径为56米室内竖有木桩以支顶上部屋顶四周密排一圈小木桩既起承托屋檐的结构作用又是维护结构的龙骨还有的是方形房屋其承重方式完全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