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业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是对事关社会公众利益、专业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管理专业实行从业人员市场准入控制,标志着国家和社会对工程项目经理这一职业的认可。文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结合我国当前在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对建筑业有关工程项目经理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注册建造师制度的实施为工程项目经理的职业化、社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工程项目经理职业化、社会化必将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探讨工程项目经理职业化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现工程项目经理的职业化的途径,提出建立发展职业化、社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工程师人才市场,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可选模式。
1、问题的提出
最近,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将建立注册建造师制度,其主要对象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制度的实行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执业资格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评价的手段,是政府为保证经济有序发展,规范职业秩序而对事关社会公众利益、技术性强、有关键岗位的专业实行的人员准入控制。简单说,就是政府对从事某些专业的人员提出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专业人员独立执行业务,面向社会服务的一种资质条件。我国的建筑行业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在建筑行业实行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之后,又将实行注册建造师制度,建立相应的执业资格制度和统一的标准,对提高专业人士的整体水平,规范职业行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中大量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资格的社会化和职业化,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发展和人才的有序流动,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筑业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一是建筑业企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建筑行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三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交易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些使建筑业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企业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有向职业化的咨询工程师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方式变化的趋势。
实践表明,建立健全规范的有形建筑市场促进了自由选择、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包括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准入清出制度的一系列市场游戏规则是维护市场秩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