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课时一、课时安排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氨》的教学设计
成都外国语学校杨登文
教材从氮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出发,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引出了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合成氨,在此基础上,认识氨的性质、用途和制取,进而形成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循环的整体认识。教材中的标题是氨和硝酸,但从氨和硝酸的有关文本内容来看,其研究的思路仍然是沿着氮的化合价从低到高的方向在进行研究的0N
3
2
4
N
N
N
5N
3价的氮是以氨气和铵盐为研究的重点,5价的氮是以硝酸为研究的重点
2、教材内容的前后关系、地位、教材内容的前后关系、
本章教材的编写思路是:非金属单质的性质氧化物的性质氢化物的性质酸的性质每一个板块中,介绍了重要物质的重要性质,而氨气是非金属的氢化物中较独特的一种物质,同样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只与前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其重要的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
3、新旧教材的对比、
项目氨的性质的叙述的变化旧教材将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开叙述,特别是氨气溶于水的性质,是分开叙述的(物理性质中没有,在化学性质中出现)新教材出现在实验之后,将氨气的色、味、态、溶一起介绍,但马上介绍了氨气溶于水的真实的事实:大部分与水结合生产了一水合氨: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无无置于P99氨的用途的内容中选修模块3:《物质结构与性质》P38介绍了氨气的分子结构,P45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中介绍评价:“立即”确没有必要,但“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的这一变化的位置
有氨的易液化的性质及其用途氨气分子的结构、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氨气溶于水的实验操作叙述列一块进行介绍
立即倒置烧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
倒置烧杯没有“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
1
f上有差异实验现象的描述有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对现象的解释以填空的方式出现
步操作应该有(为什么)评价:实验现象的获得是通过具体的感知获得的,不是书中现成的,留有悬念,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欲望和好奇。新教材的叙述更加准确,可对1解释(氨水中大量的是氨气和一水合氨)对可逆符,合不解释(弱电解质的电离将在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的P41中介绍)可以介绍实验室氨水的存放注意:氨气与酸的反应生成盐的特点评价:内容基本相同,但出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