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个体特质角度研究创业者的个性特征和个体背景;②从认知理论角度构建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创业模型并解释创业现象产生的原因;③从创业环境角度分析创业环境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并在如何构建创业环境框架的问题上展开研究。然而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相对较少,大多是以我国为背景,对已有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2研究对象与调查研究方法
f21研究对象本文以来自江苏南京、扬州等地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7月共发放17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剔除无效问卷0份,其中男女生各为86人,各占调研总人数的50。其中,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性别性格(分为男生、女生;内向外向);②家庭因素(家乡、居住地、首批资金来源、家人是否支持);③知识结构(院校、年级、文科或理科、创业者具备哪些素质、创业最大困难、希望得到学校哪方面的帮助、创业优势、创业劣势)④创业意愿程度(是否感兴趣、是否考虑过、创业首要目的、认为创业成功率有多大、关注创业节目程度、创业形式、创业失败怎么办)。22调研方法本次调查主要用问卷调查法来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在问卷发放收集完成后,审核剔除无效问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数据分析包括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频数分析、回归分析、描述性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由于此次研究在样本选取中采用了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因此调查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仍对研究同类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实证分析本次调查发现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在性别、性格、地区、户口、家
f庭支持度、资金来源、专业、年级和创业困难方面的差异。31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从全国范围来看,有关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尚未完全开展过,凭借自己的看法,本研究将按照统计学的分析原理,高创业意愿者即为平均创业意愿总分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个体,低创业意愿者即为平均创业意愿总分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个体,中等创业意愿者即为平均创业意愿总分介于高创业意愿者与低创业意愿者之间的个体。对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后,计算出该群体创业意愿的平均分为1438,标准差为4664,进而得出高创业意愿者的总分大于19044,占有效调查问卷的1562;中等创业意愿者的总分介于9716与19044之间,占有效调查问卷的7044;低创业意愿者的总分小于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