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6世纪中西传统绘画比较
作者:李静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
摘要:中西传统绘画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的差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不同的绘画风格。从明代唐寅与16世纪威尼斯画家提香的人物画的取材,人物形象,表现技法简析中西传统绘画的异同。
关键词:中西传统绘画;唐寅;提香;取材;人物形象;表现技法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8601
中西传统绘画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的差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中西传统绘画的差异充分体现在各个时期画家的作品中。明代的唐寅是一位在多种艺术领域中都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而对于同时期的威尼斯画家提济亚诺维切利提香是文艺复兴之后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们的人物画在在题材,人物形象,与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对中西绘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取材
绘画题材的选择受画家客观与主观的多方面影响。唐寅的人物画在题材方面有一个显著地特点就是多表现以宫妓,歌妓为主的女性。他的人物画关注下层女性的命运,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并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明代中叶以后,娼妓越来越繁盛,苏州经济发达正是娼妓不胜数之地。唐寅选择仕女题材直接源于当时商品画的需要,当然相当一部分也源于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审美趣味。唐寅的仕女画意蕴丰富,情调清雅,幽怨。他的《吹箫仕女图》画一美丽端庄的女子低头吹箫,全省贯注,眉间略带哀愁,似乎黯然伤神。在空旷中将自己的哀怨寄予箫中。可见无人可诉,孤独寂寞之状溢于言表。使整幅画面笼罩忧郁的悲凉气氛。
对于威尼斯画家提香他人物画的取材很多来源于神话故事,还有一部分是威尼斯上流社会的权贵。而女性及女性人体依然是他最喜爱的题材,而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环境,提香笔下的女性尽善尽美,充满生命的活力。提香的《抹大拉》逐步的脱离希腊的古典美。那有节制的端庄的美创造了一种更近于生活更真实生动的美,它不在是大理石一般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带有呼吸的有血液在身体中流动。在其他人的笔下,都被处理为在烛前灯下托腮沉思,痛苦的忏悔着自己的过去的形象。而提香却偏偏不让她罩在严实的衣裙之中而让她那丰满的,充满生命的肉体闪闪发亮,又密又长的金发披散在裸体上,好似一首青春的颂歌。
二、人物形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唐寅的笔下仕女画是一种文弱的“书卷气”与市民的“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