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彩色底片上拍摄下物象色彩的所有要素特征;黑白底片上只拍摄下物象色彩的明度特征,此时明度已被从色彩的整体效果中分离出来了。不仅是照相技术,眼睛也能够把明度从有色彩的关系中离析出来(图34)。
图34又如,我们在画素描的时候,就必须在观察物象时把颜色特征忽略掉,去观察暗色调的变化,并通过对黑白灰的控制将对象表现出来。上述的事实说明,明度性质在色彩诸要素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能够摆脱任何有彩色
f的特征而独立存在。这种独立性是其他要素所不具备的。色相与纯度必须依赖明度才能存在。在色立体中,明度色阶是一个中心轴,是三要素的核心,它把色立体中的每一块标色都限定在一定的明度等级上。也就是说,它控制着一切从亮到暗、从鲜艳到混浊的色彩,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必定同时呈现,明度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3.1.2.2明度对比决定着颜色形状的认识程度所有的视觉现象都是由物体的色彩及其明度造成的。人们能够捕捉到物体的形态的特征,是因为眼睛具有区分不同明度和颜色的能力。我们在不同的底色上放上形状与大小相等,但颜色却不同的图形,在同等光线和距离条件下观看,就会发现这些图形有的清晰,有的模糊,这种由于不同颜色关系引起对形状辨认清晰与否的程度,称为色彩的认识度。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物体色彩与周围色彩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明度对比关系,明度对比越强,色彩的认识度就越高,图形也就越清楚(图35)。
图35在第一组图中,图形的色彩与底色地明度差很大,属于认识度高的配色。在第二组图中,图形与底色地明度差很小,尽管色相对比很强,但仍属于认识度低的配色,因此图形很模糊。在广告招贴中,常常使用认识度较高的配色,以便使所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色相对比也可以使我们辨认出物体形态来,但它不像明度对比那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红与绿相配,尽管色相对比很强,但明度差小,图形的清晰度并不高,属于认识度低的配色。相反,浅蓝色上的图形与深蓝色的底色相配,尽管是同类色相,但明度差大,属于认识度高的配色,因此图形的清晰度较高。色相的冷暖和纯度不同,对色彩的认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明度相等的情况下,高纯度的暖色就比低纯度的冷色鲜明、突出。观察距离越远,这种差距越明显。在诸种对比因素中,强明度对比是高认识度配色的基本条件。3.1.2.3明度对颜色同时对比的影响我们首先进行一个实验(图36)。有红、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