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麻感(即得气)为度。
5体位不合适5
6、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
未洗手
5
7、整理患者床单位,安置好患者。
未记录
5
8、整理用物,洗手。
9、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1、防止胶布潮湿与污染,防止王不留行籽移位、脱落。
5少一点
5
注2、夏季多汗时不宜贴压过长;冬天有冻疮、炎症时不宜贴压。
意3、贴压后疼痛较甚时,一般可局部放松胶布或移动位置。
事4、耳穴一次不宜选用过多,一般以38个为宜。
项5、贴压后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
考核时间
考核者
二、药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
项目
姓名
内容
目得温通经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去腐。
得分
分值
扣分标准
5
少一点
用物准备
治疗盘、直血管钳、药罐、弯盘、纱布、毛巾。必要时备毛毯、10
屏风、皮肤消毒液。
素质
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5
要求
少一件少一点
扣分111
f1、核对床号、姓名、治疗部位,解释,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根10
据应拔穴位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松开衣着,暴露确定穴位,保5
暖。
20
2、再次核定穴位、部位。
10
3、检查竹罐有无缺损、裂缝。右手持直血管钳夹住煮好得竹罐10
操罐体,左手拿一折迭湿毛巾,在罐口离开药液时,迅速用紧扣罐10
作口以免空气进入竹罐内,将罐移至选定得部位,待吸牢后撤手。5
步4、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以红紫色为度,其疗效最
骤佳。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如疼痛、过紧。留罐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挟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
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
6、协助病人穿衣,合理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使用过得物品
及器具进行消毒,归还原处,洗手。
7、记录拔罐部位、留罐时间、效果。
1、解释到位。
10
注2、注意患者体位舒适。
意3、罐具必须无缺损、裂缝。
事4、拔罐部位、留罐时间要正确。
项5、注意防止烫伤皮肤。
6、留罐期间注意观察与询问患者感受。
考核时间:
考核者:
少一步
2
未核对
5
未检查
5
吸附力不强10
留罐时间不5

5
未观察
5
未询问
5
方法不正确10
少一步
2
未记录
5
少一点
2
三、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将少量中药溶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
目得
5
目得。
用物中药灌肠液、输液瓶、网袋、输液器、治疗盘、弯盘、纱布、石10
准备蜡油、棉签、草纸、中单、水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