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专注,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文章来源于:文章来源于:景观英才网
谈园林设计手法中的“隔谈园林设计手法中的隔”
“隔”,在园林布置中,特别是在我国的园林布置中,是一种常用的基本手法。有了“隔”就有“不隔”,要恰当地处理“隔”与“不隔”的关系,才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隔”这一手法,也应用于艺术的其他方面,我国唐朝的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长诗“琵琶行”中,曾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来描写我国古代妇女见到生人时,那种含羞的表情。遮住了一半,露出了一半,这样的描写,耐人寻味。在艺术摄影中,拍摄人像,往往只拍摄人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身拍摄建筑物的风景照,往往从某个角度,只拍摄建筑的一角,而不是全貌。其余部分,让观众去发挥想象。在大自然中看山景,希望有些云雾,但不要太多,全部遮住,最好有那末一点,遮住山峰的某些部分,露出山峰的某些部分,还有些部分,要透过薄薄的云雾,看见一个模糊的形象。这样的山景,更富有韵味,更富有神秘的色彩。看来,艺术的一个特点,是要有余味。园林布置,当然也不例外。“隔”,就是达到这种要求的手法之一。园林布置中的“隔”,是多方面的,并具有多种形式。原则上要做到“隔而不断,露而不尽”。下面来具体说明。一、进门处的“隔”进门处的隔园的进门处,不可不隔,也不宜全隔。不隔则游人在门口一望,看尽全部景色,不必再进去一游了。全隔,在进门处立一堵高墙,挡尽全部景观,则失去对游人的吸引力,挡尽全部景观,则失去对游人的吸引力,也不很好。从前的有些私家园林,主人只希望供至亲好友,三五知己,来品茶清谈,吟诗赏花,不愿为外人所称道,采用了这种方式,那是又当别论。最好是,在门口可以看到一些主色,看进一定深度,但这只是景观的一小部分,不是全貌。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布置:“开门前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这也是隔的一种方式,进门后,能够看到翠嶂,但不能看到里面的景物,既引又隔,两者结合。二、周围的隔有些园林,地处市区,周围繁华喧闹,游人进园,是要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使他在精神上得到安宁。否则,即使园内的景色再好,也不会有良好的心情去领略和欣赏。园林就必须在形象上和音响上屏蔽外界的干扰,才能做到闹中取静。我曾经提出过:“公园的形象要跟周围的环境谐调”。但无论怎样谐调,园内与外界的形象,总会有美的程度上与风格上的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