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在日出后及日出前约半小时
2
f及其他不宜观测的天气情况下作业;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8、测量精度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相邻基往返较差、每站高准点高附合或环检测已测高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差中误差中误线闭合差差较差(mm)要求差(mm)差(mm)(mm)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05013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2F3R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1003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4F6R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四、路基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路基沉降观测元件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在填筑施工中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同时设备的埋设不能影响路基的填筑质量。作业队组织专门小组进行元件的埋设和保护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对观测元件进行编号。41沉降观测桩的布1、联络线、疏散线、车站到发线路基或正线路基填高小于3m且基底土层小于5m时,仅对路基面进行沉降监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缓于15时,采用A1型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A2型路基沉降监测剖面。
3
f2、当正线路堤中心填高小于3m且路堤底压缩层厚
4
f时采用B1型监测剖面。
5
f3、当正线路堤中心填高小于3m且路堤基底压缩层厚采用B2型监测剖面。
时
6
f4、当正线路堤中心填高大于3m且路堤底压缩层厚用C1型监测剖面。
时采
7
f8
f5、当正线路堤中心填高大于3m且路基底压缩层厚型监测剖面。
用C2
9
f6、当正线路堤中心填高大于5m,路基本体采用改良土填筑地段,路堤基底压缩层厚时,采用D1型监测剖面。
10
f11
f7、当正线路堤中心填高大于5m,路基本体采用改良土填筑地段,路堤基底压缩层厚时,采用D2型监测剖面。
12
f8、路堑地段采用E型沉降观测剖面。
13
f9、过渡段路基采用F型沉降观测剖面。
14
f15
f42水准路线1、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所示,如果因预压土影响观测,则线路中心沉降板及两侧沉降桩单独形成附合水准路线:
43监测元件的埋设
16
f1、沉降监测桩:桩体选择Φ20mm底端带弯头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底部做成带弯钩状。一般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挖坑埋与设计位,坑深30cm,边长15cm采用砂浆浇注固定。采用水准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