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潜在隐患的一种实用而简单可行的定性分析法。①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②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③表的应用方式可以问答式,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以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重新检查改进的情况;
f④简明易懂容易操作。三、评价过程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及风险等级判定11工作危害分析(JHA)111工作危害分析流程
f112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地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
113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114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115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116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很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117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其每一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
118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1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f121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
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
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
122检查项目列出之后,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
准或本企业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列出标准之后,还应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
1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风险等级判定
13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序号543
21
表1
标准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