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在谈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何谓人际交往。所谓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然而对如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他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其实大家渴望友谊和交往,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但有一些还是不愿意想周围同学说,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再加上血液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的人际适应力下降。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有资料记录,某高校的学生家在农村,很穷,在中学与别的同学家庭情况差别不大,倒没什么。可到大学后,同寝室的同学家庭条件都比他好,使他有了沉重的压力。有一次他去打篮球,穿了一双破布鞋,遭到别的同学的嘲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耻辱感,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勇气走进篮球场。不仅现在不去打篮球了,连和同学们的交往也少多了。他总是担心同学们背后议论他,嘲笑他,感到自卑,但他目前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心中十分痛苦,甚至产生过绝望的自杀念头。像这种情况是大学生交往中的问题。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意义。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就必须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