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11
P
T
N
PTN(PacketTra
sportNetwork)分组传送网,是当前业界为了能够在传送层更加有效地传递分组业务,并提供电信级的OAM和保护而提出的一种分组传送技术。PTN分组化传送主要有两类技术:一种是基于以太网技术的PBBTE(ProviderBackbo
eBridgeTrafficE
gi
eeri
g),主要由IEEE开发;另一种是基于MPLS技术的TMPLSMPLSTP,由ITUT和IETF联合开发。但随着北电的衰退,TMPLSMPLSTP逐渐成为目前PTN在传送层唯一的主流技术,并且已在中国移动城域网络中规模部署。
与SDH不同,PTN是以分组处理作为技术内核,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结合了分组技术与SDHMSTPOAM、网络体验优点的产物,在秉承SDH的传统优势,包括快速的业务保护和恢复能力、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和管理能力、便捷的OAM和网管能力、严格的QOS保障能力等的同时,还可提供高精度的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解决方案,技术优势示意如下:
PTN分组技术SDH体验
PacketTech
ology
SDHTra
sportExperie
ce
统计复用+QOSL2L3Service提供面向未来
PTN
时P钟ac同k步etTra
sportNetwork硬件OAM快速保护倒换电信级网管,端到端业务部署。。
图3112PTN技术优势示意图
PTN设备由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组成,其中数据平面包括QoS、交换、OAM、保护、同步等模块,控制平面包括信令、路由和资源管理等模块,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采用UNI和NNI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管理平面还可采用管理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PTN设备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113PTN设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fPTN技术在中国移动网络中主要定位于城域传送网,承载基站回传、重要集团客户业务接入等,与SDHMSTP定位相当,两种技术架构差异较大,如下图所示:
图3114SDHMSTPPTN技术架构比较示意图
三种具体的技术特点比较见下表:
项目技术特性
业务承载效率
表311SDHMSTP、PTN技术特点比较表
SDHMSTPTDM交换(VC交叉)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低
PTN分组交换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高
业务支持通道特性网络组网网络可靠性网络扩容
网络维护
点到点依据时隙通道进行规划,端到端刚性管道带宽保证;
支持环形、链形组网;采用光口直接组网;网络组网需考虑低阶容量
通过MSP或SNCP方式实现静态保护,主要支持NNI侧保护;
通常以环为单位进行扩容,开环加点需重新配置保护系统;静态链路,支持告警、路径、业务三者关联;电路采用端到端调度方式;采用标准成帧,维护只看网管
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