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底层层高42m,其它层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oC
冻土深度25cm,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4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40kPa。
3地震烈度7度。4抗震设防7度近震。112材料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12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f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13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结构设计21框架设计211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f
为“U”型,受建筑场地限制,宽度40m,长度60m。建筑方案确定,中间部分房间开间33m进深75m,走廊宽度24m;两侧部分房间开间、进深视具体情况而定。底层层高42m,其它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框架平面柱网布置图21所示,(仅取中间部分作为设计对象)
L1
L2
L1
L3L3L3L3L3L3L3L3L3L3L3L3
L1
L1
L1
L1
L1
L1
L1
L1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