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人事考试网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真正的“语感”
淮南中公教育网(httphuai
a
offc
com)为考生们总结各类信息供大家参考。安徽中公教育会在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公布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相关信息。大家可以收藏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专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题汇总页面多多关注!
在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版块,喜的是言语题自小学阶段就接触,不陌生,忧的是选择的答案总是不尽如人意。烦恼之余,考生不禁扼腕长叹:言语需要依赖“语感”去做题。“语感”是什么许多考生认为是一种语言的感觉,涉及积累与直觉。往深层里面想,“语感”真的是虚无飘渺,难以捕捉。数以百万计考生参加的公务员考试,真的是依靠一种“感觉”来做题吗我们可以通过言语理解常考的题型来检验。第一类常考题型是逻辑填空题。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分,“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的隐衷。【2013国考31】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进退维谷才短思塞B随波逐流博采众长C进退失据扬长避短D骑虎难下避实就虚在考场上遇见这道题目,第一个空格的选择,无疑遇到了瓶颈,因为其中的成语,诸如“进退失据”等是我们不熟悉的。这个时候,你看,所谓的积累与用语习惯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看第二个空,空格前有联结词“或”,表示选择关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句式:长大后,你是想当教师或律师或科学家呢教师、律师、科学家构成选择关系,三者都隶属于职业这一范畴,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或”字引导的词语应该隶属范畴一致。回归到题目中,选择的词语应该和“取长补短”同一范畴,“取长补短”指的是人怎么对待长处和短处。选项中同样属于这个范畴的是“扬长避短”。
f综上,本题的逻辑关系的存在,重于词语积累。思考和厘清逻辑关系,对于考生来说就至关重要了。第二类常考题型是片段阅读题。动物头骨都含有钙的成分,很难溶解于水。有人曾做过实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个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不及一袋牛奶钙含量的120。骨头汤里还溶解有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会引发其他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