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改革论文医疗体制论文
浅论安徽医改药品零差率销售策略
摘要:如今,医疗问题是一个与每个人利益挂钩的敏感话题。而关于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得问题,是我国政府的工作议程中一项重大任务。安徽省是从2009年9月启动基层医疗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到2010年8月,在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改,并形成独特的“安徽模式“。其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首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二是在全国首创实施药品集中招标与采购,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文章主要就第二点进行分析,探讨零差率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面临问题、对各政策主体的影响,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医改;安徽;零差率一、“零差率”政策出台背景近年来,药价虚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网络、报纸、电视等等传播媒介接二连三的曝光各种高价药的消息。药价为何如此居高不下,这也是人们探讨的问题。有人表示,药品从研发到患者手里,需要经过大致七个流程批药号、批价格、各地价格备案、进医保、招标、进医院、进科室。所涉部门包括药监局、发改委、物价局、各地方政府医保办等。而更为重要的是,打通每个部门都需要钱。所以在定价时,就要把价格抬高,形成虚高的药价,但最终买单的却是患者和国家。因此,针对药价过高问题,中央政府积极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2010年5月,卫生部网站公布了五项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医药费用
f不合理增长。8月,《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透明度,让病人可以明白消费。
安徽省此次医改是对中央政策的积极响应,2010年8月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文件中详细提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有关规定。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
二、安徽“零差率”的成功经验总体上看,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广受好评。当然,一项新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具备一系列的辅助政策。安徽省在此次基层医改中能够首先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也同样是得益于一系列的辅助政策。总体上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从试点到“全覆盖”,安徽省坚持采取“包保责任制”。该制度规定,医改从县到乡层层落实,人人任务明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