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的声音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福山区西关小学孙双双
小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丰富感情,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音乐欣赏课正是一种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以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所以,我们要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新课程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欣赏课如何引导孩子“听音乐”,怎样“听”,“听”得怎样,如何引导孩子从对音乐无意识的“听”引领到对音乐内涵的感悟和理解,从而真正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我渐渐摸索出了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方法。我认为,音乐欣赏课从一而终要有“音乐”的声音,用“音乐”叫醒孩子的耳朵,愉快而自然地听“音乐”的声音,能够让音乐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首先把握学生兴趣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f一、关注学生。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主动地问候,是开启师生隔阂之门的钥匙,是架起学生与老师对话的桥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把老师作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会喜欢老师,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对老师的课产生兴趣。当师生间心理距离拉近时,课堂之上才能出现踊跃、热烈、民主的氛围。人人参与到音乐欣赏的环境中来。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如演示型、做游戏、讲故事、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把学生在音乐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其次重在感受中欣赏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欣赏课可以设计多层次的聆听,充分地感受,引导孩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