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心得体会感悟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科学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它只是一个过程
科学课,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
终于可以“送蚂蚁回家”了,我暗暗地松了口气,《动物》单元总算基本结束。虽然一个月来和孩子们一样体验到了与“虫”为友的许多乐趣,可是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意外”,常常令我防不胜防、穷于应付。
“蚂蚁为什么会到处乱爬呢?它一定是想家了吧?这些蚂蚁原来住在哪里,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我说道。
“对,对!”孩子们连连点头。
冷不防,“问题专家”忽地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昆虫盒说:“老师,我这里还有一只蚱蜢,要不要放它回家?”
“当然不行,蚱蜢会吃庄稼的。”另一学生不假思索地接上话题。
“不一定,那蚂蚁对人类也没有多少好处。”“问题专家”立刻反驳。
“对,有些蚂蚁还会把木头蛀掉了。”立即有学生附和。
“蚂蚁很可爱,蚱蜢很难看。”
“不,蚱蜢也漂亮的。”
f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心得体会感悟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着他们对这个问题这么投入,我一下子犹豫了怎么办?是立即“刹车”,按原计划组织教学,还是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探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科学课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探究的过程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而要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此时如果让学生进一步反思问题的焦点,这不正是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两个纬度目标的良好契机吗?此时不展开,更待何时。
于是我让学生继续交流下去,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也时不时插进一句。
“老师,到底要不要送蚱蜢回家?”课临近结束,“问题专家”又一次提出了他的老话题。
“你说呢?”我反问道。
“我们小组认为可以放它回家,也不可以。”“问题专家”似乎胸有成竹。
全班哄堂大笑。
“这话怎么说?”我继续追问。
“如果现在外面蚱蜢不多的话,就放了它;如果现在有很多蚱蜢,那只好消灭它了。”“问题专家”说完就坐下了,一双得意的小眼睛瞪着我。这时,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