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12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A学生
3
f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答案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C】。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解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D】。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答案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15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答案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
f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案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案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的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可以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3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开展好课外活动,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