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时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22.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准备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支付准备金,又称“自存准备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23.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24.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或者是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基本上一致的一种状况。25.通货膨胀:是现代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失衡的一种主要表现,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26.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2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28.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或者说是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它是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过程中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比。29.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从而使基础货币发生增减变化,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做法。30.相机抉择: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当时最需达到的政策目标。3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往来而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32.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种货币折算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即用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换言之,汇率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它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f33.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指一国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本国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而对外汇的买卖直接加以管制,以控
制外汇的供给或需求,维持本币对外汇率的稳定,所施行的政策措施。
34.储备资产:是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具体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中的储备头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