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2012年两会热点
一、热点材料【材料一】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这意味着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材料二】2012年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袁贵仁说,我们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有些省市确实存在难度的,教育部将具体协调。同时,异地高考也不意味着完全开放,而是存在“条件准入”: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谈及方案公布时间表时,袁贵仁表示:“用不了10个月”就会公布。【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强调,我们要用行动昭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温家宝指出,中国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二、重点预测一、教育经费突破41.2012年我国政府确立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教育经费编制预算目标,说明了什么?1说明了我国政府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2说明我国政府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说明党和政府执政为民,重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5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2.材料反映的做法说明我国在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教育的重要性)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3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