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到2600亿元,年均递增25;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年均递增231;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100亿元,年均递增246;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580亿元,年均递增237;工业技改投资达到430亿元,年均递增301;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260户,年均递增101;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00家,年均递增111。到2015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106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下降8%;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192吨标准煤下降到173吨标准煤,下降10%以上。12、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在企业结构方面,重点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到2015年力争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含1亿元)的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其中过10亿元(含10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过50亿元(含5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过100亿元(含100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在产业结构方面,着力培育新能源、新
4
f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在产品结构方面,逐步以高新技术产品替代传统加工产品,以环保、高附加值产品逐步取代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在技术结构方面,到2015年主要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乃至21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各重点企业建立起技术创新机构。在区域结构方面,重点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到2015年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力争达到50以上,充分发辉工业园区的聚集作用和孵化作用。13、外向型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规模工业企业工业产品出口率逐年增长,占工业销售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6提高到2015年9。三、“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重点14、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工业经济结构的升级、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力发展企业集团与国际企业集团,引进全国500强、全省100强企业参与并购和重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扶持民营企业。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力争五年内在全省工业总量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内,工业技改投入总量力争进入全省
5
f第二方阵内。15、突出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纺织等优势产业,通过扩大投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