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网考
一、单项选择题1.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19(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A)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A.英国3.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C)。C.19世纪上半叶4.国际劳动组织成立于(C)。C.1919年5.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B)。B.《国际劳工标准》6.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国之一,其参与的时间是(D)。D.1919年巴黎和会7.下列关于劳动法上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8.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B)。B.15周岁9.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B)。B.边远地区企业10.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劳()A.动法律事实11.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二、多项选择题1.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主要指()。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C.国际劳工公约D.国际劳工建议书2.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主要是。国际劳工大会C.()B.理事会D.国际劳工局3.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因此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有()。A.政府B.财团C.雇主D.劳工4.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是()。A.公约被会员国批准后即需负履行义务C.建议书不需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建议书需批准,并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5.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括()。C.劳动关系D.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6.劳动关系从职业分类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企业的劳动关系B.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C.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7.劳动关系从集体谈判制度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个别劳动关系C.集体劳动关系8.下列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ABCD)。9.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客体D.劳动法律关系内容10.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合法行为有(ABCD)。11.下列哪些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A.文艺B.体育D.特种工艺第二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C)C.。19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