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2、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教学重难点: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导入→检查课前作业→文本探究→课堂检测→小结教学情景导入:海报主讲人:梁启超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时间:民国十年左右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上大教堂课前作业检查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梁任公的形象?明确:梁任公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总之,梁任公是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1)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明确:1直接表达①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②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③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1
f2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①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②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③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3完全含蓄的表达①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②“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③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任公,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2)有人认为尽管文章开头交代梁任公“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