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概述。17世纪以后,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
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故本题选B。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它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其语言精练、见解精辟,系统而全面地阐
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及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内容。尤以教学原则的
总结最为突出。故本题选A。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段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
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故本题选D。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与教育的相互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
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
f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同样,生产力的提高也在不断地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更新与
发展。故本题选D。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比拟的,如学生在一小
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特点。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