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7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①“冲击反应”模式②“侵略革命”模式③“早期启蒙”模式将中国近代史看作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①和②③8“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9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同之处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102012年是“十二五”关键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f《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1“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霸维和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C.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12.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