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测量规程实施细则
一、井下控制测量:制测量:
井下控制测量分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
1、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又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⑴基本控制:按7″级导线进行施测,用J2级经纬仪测角,用比长过的钢尺量边,或使用全站仪施测光电测距导线,测角量边要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精度及要求。①量边时:施加比长时的拉力,悬空丈量,并测定温度,每丈段应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长度互差应小于3mm。②当采用光电测距或全站仪观测时,测气压时读至100Pa,气温读至1℃,每条边的测回数不得少于2个,测回间互差不大于10mm(每测回一次打边读取4个数)。⑵采区控制:按30″级导线进行施测,用J6级经纬仪测角,凭经验拉力量边。平面控制测量的其他要求均按《煤矿测量规程》执行。2、高程测量:①水准测量,用于主要运输平巷中,使用两台仪器,同时观测或2次仪器高进行往返观测,互差不大于5mm,允许闭合差±50mm√L(L为水准环(路)线的总长度,以千米为单位)。②三角高程测量,用于斜巷及采区巷道中,倾斜角观测,一般用
f一测回,仪器高和占标高丈量2次互差小于4mm,允许误差均按《煤矿测量规程》执行。二、岩移观测①控制点,按地面近井点的要求实施。②工作测点,按5″级导线施测:各点间丈量均采用比长过的钢尺往返进行,不符值应小于18000,工作线总长度在采前两次测量之差应小于110000。③高程测量,控制点高程用四等水准进行观测,闭合差<20√L,L─线段公里数,工作点采前两次高程测量,按三等水准要求,移动后按四等水准观测。④支距测量:用经纬仪和支距尺进行支距对中误差<2mm,仪器到支距尺<150m,采前两次测量支距差<30mm,取其平均值为原始值。
测量业务工作实施细则摘要
为了贯彻执行《煤矿测量规程》及其它有关技术规定,切实搞好测量工作标准化,结合我矿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实施细则。一、测量外业工作1、外业下井前应对设计图纸、技术联系单等的标定数据进行验算,两人对算,认真地计算在对算本上,要做到正、副本一致,并签名校对。2、小组工作应在下井前一天下午安排,小组长把工作任务及安排向组员交待清楚。下井前做好工具、仪器的检校、准备,乘车时要把仪器抱在怀里。外业工作时,加强与施工区队的安全联系,保证人身及仪器的安全。3、井下测点按规定进行编号,必须明确同一个工作面内点位的编号
f不能有重复。4、井下点位的编号同原始记录本上同一点位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