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器不应碰到钢筋骨架、面砖和预埋件。163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同时应观察模具、门窗框、预埋件等是否有
变形和移位,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补强和纠正措施。164混凝土表面应及时用泥板抹平提浆,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165设计图纸指定某处需做毛面时,一般有以下方式:1在混凝土未完全凝结时用铁耙在构件表面平行拉毛,一般要求间距5cm左右,
深度46mm。2待混凝土凝结后用铁钎人工凿毛,但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裂缝损伤
构件。3在钢模上涂抹缓凝剂(也称露骨剂),待脱模后用高压水枪冲掉涂剂露出骨
料形成自然毛面,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将涂剂冲刷干净无残留。
17构件养护171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静停时间为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不宜少于2h;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55℃,恒温时间不宜少于3h;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5养护时应注意预埋窗框的变形。
2
f18构件脱模181预制构件拆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75方可拆模起吊。182应根据模具结构按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构件方式拆模。183预制构件起吊前,应确认构件与模具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起吊。184预制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除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平
稳起吊的要求。185复杂节点,如窗台下方滴水线处,构件厂应该提供合理可行的脱模方案
19构件编号构件编号应该采取统一的形式。构件编号需要表示如下信息:楼号、楼层(楼层范围)、构件名称、模板号、出场日期等。
2运输与堆放
21预制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竖立式或平叠式运输,车上应设有专用架,并正确选择支垫位置,且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构件接触部位用柔性垫片填实。
22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吊装顺序堆置。现场堆场应设置在吊车工作范围内,堆垛之间宜设置通道。
23现场运输道路和堆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24竖立式堆放架应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倾倒,并支垫稳固。25平叠式堆放,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支垫位置应上下对齐,最下面一层
支垫应通长设置。一般叠放层数不应大于5层。
3成品保护
31预制外墙板饰面砖、石材、涂刷表面可采用贴膜保护。3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