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
【摘要】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中国治理危机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已取得的成效以及其在很大程度上失灵的原因。最后从确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有效性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一、200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接连遭遇国内外的冲击和挑战。注意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调控的基调也做出了频繁地调整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内需、结构。这一时期宏观政策取向争论的焦点在于货币政策是否要放松如何通过调控实现价格的稳定同时不损害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货币政策此时需要慎重面对的问题。二、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评价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1、国大幅降息刺激了经济增加实体经济的投资保证了我国经济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增长率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满足了财政资金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配套资金需求而且使我国经济在外部需求大幅减少的不利经济环境下通过扩大内需稳定了实体经济。然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未必能有效地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一方面危机发生会使预防性货币需求增加、际储蓄倾向上升加之偏低的投资利率弹性单纯利用降息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拉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经济时期公众对央行不同类型货币政策信息披露的反应不同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被强化或弱化。2、松的货币政策稳定了金融资产价格避免了因虚拟经济崩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货币层面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使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都有所上升。稳定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降低未来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我国目前的基准利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尚有下调的操作空间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的预期股票市场活跃是现行的货币政策对于治理这场信心危机起到的良好效果的反映。3、低利率的政策效果下降通过降低利率促进消费等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救助效果取决于其政策力度与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