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加强廉政教育,增强全员防腐倡廉意识
自开展督查活动以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共开展了3次集中教育,在全社员工中,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有关问题管理的通知〉》,开展了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以及职务犯罪预防教育;重点学习了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和省纪委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学习了《关于采编人员从
f业管理的规定》。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在职干部集中学习、每周政治理论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做到警钟常鸣,使全体人员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廉洁奉公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屏障。
我们按照市委的部署,积极做好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为反腐倡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以“两线(”“亲民热线”、“人大代表专线”)和“两网”(鄂州新闻网、鄂州政府网)为有效载体,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不遗余力、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对我市存在的强装强卸,吃拿卡要,办事推诿,及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等一些对鄂州经济发展环境有影响的人和事给予有力监督,为我市营造新环境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本报还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做好《舆情快报》的编写工作和市法委的“法律六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今年共刊发党风廉政建设稿件900余篇,为全市营造党风廉政宣传强势,发挥了主流媒体作用。
(三)、突出重点,筑牢廉政建设防线
为了对采访权、发稿权、经营权、广告权、开支权、用人权等全面实施监控,我们严格依据《四大监控体系》,把管理关口
f前移,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严格执行一把手不分管财务和人事的规定,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使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监控,任何一种权力都有制衡。使每一个环节握有权力者对越权行为“不能为”、“不敢为”。
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报社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办专栏、设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大力营造氛围。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重点对印刷厂、广告部、发行部和办公室办公用具用品采购、招待费支出等方面进行了自查,没有发现商业贿赂行为。
(四)阳光社务,规范全体干部的行为
报社在干部任用上严格执行《干部任用工作条例》,不存在超职数、超规定配备干部,没有违反选拔任用程序,由于是阳光操作,杜绝了“跑官要官”、“买官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