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软土分布及特性本合同段软土分布于K9000K11500,主要由低液限淤泥质粘土和松散砂土组成,砂土极松散,软土厚12米。据土工试验资料,淤泥质低液限粘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含水量W254,天然密度ρ195gcm3孔隙比e0915IL121压缩系数a010205MPa1压缩模量Es349MPa,固结快剪内聚力Cg12KPa,固结快剪内摩擦角Фg28o,各级压力下垂直固结系数Cv50093×103cm2s标准贯入击数N6352击。2、设计要求21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路堤,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和沉降。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变形动态,必须进行动态观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22观测点最好设在同一个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的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23每200米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桥头段每50米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且第一个监测断面设置在桥头搭板末端。按照路基横断面图测放出路肩沉降板、路中沉降板、位移边桩的具体位置。24沉降观测板采用500mm×500mm×10mm的方形钢板为底盘,用内径40mm的镀锌铁管作测杆,将测杆焊于底盘中心,测杆与底盘连接处,用对角布置的4条Φ12钢筋(L行,边长100mm×100mm)帮焊。测杆第一节长1m,以后每节长度约112m用水管接头(标准件)连接。位移边桩位采用1500mm×100mm×100mm的砼预制桩。位移边桩埋设地下部分不小于12
第1页
f米,外露部分不小于01米。25路堤沉降:在路基施工前,用DSZ3型水准仪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
何水准测量测出沉降板的原始高程。在施工期及预压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定期观测沉降,并做好详细记录。
26地表土水平位移:在路基施工前,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测量位移边桩的坐标。在施工期及预压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定期观测位移边桩的位移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27监测频率:试验段开始填筑后,填筑期间每日观测2次。28监测工作时间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与施工紧密结合,确保整个工作协调进行。路堤中心线的沉降值应小于10mm天,位移边桩的位移小于5mm天,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29设计预压时间按6个月考虑,但实际预压时间应根据沉降观测及稳定要求确定,但至少保证预压一个雨季以上。本项目开工后应优先安排软土地基路段路基土石方的工程施工,确保预压效果。
3、处理路段及方案
本合同段的软土路基分布情况及处理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