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自律孩子进入学校,除了要使他们获得知识的增长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拥有学会管理自己的能力,而班级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契机。
一、让孩子学会自律,就要相信他们有自律的能力。在开学的第一次班队课上,我明确地告诉孩子们,他们是班级的主人,他们有能力自己管理好班级,因为他们拥有我无法企及的强大集体力量。而为了帮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商议制定了班级学期总目标,班级公约。在那次班队课上,作为班主任的我,很大程度上只是充当了一名记录员,把孩子们管理班级的想法记下来,同时给他们分类,提醒有哪些事项还需考虑。事实证明,五年级的班集体已经完全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经过了那次班队课,我对孩子们自主管理的信心又增强了。二、让孩子学会自律,就要求我们谨慎使用奖励手段。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让孩子自主管理班级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在学习生活中,孩子也能为班级贡献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但这并不等于说要班主任无条件的,全盘接受孩子们的建议。在中低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易于管理,或达成近期的目标,如完成家庭作业,上课积极举手,路队纪律井然有序等,常常在班级制定一系列的奖赏机制,甚至出现了免作业卡等。我在接手班级的时候,也有很多同学向我提出要制定这类班规,他们大多是这些规定的“受益者”,但是,这是不是能调动班级中最大范围内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呢?那些“受益者”真正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思量再三,我拒绝了孩子们的提议,并且和他们说明白了我的考虑:1、来学校学习,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2、作业不是惩罚,作业除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之外没有其他的设置理由。3、如果有的同学努力了,但是仍然达不到奖励标准的话,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很多学习过程无法量化,只有自己的所得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听了我的理由之后,孩子们都同意废除奖励制度,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的,内在的活动。而在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中,在孩子们断了奖励的念想之后,班级成长并没有减缓。但是,慎用奖励手段不代表不用。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如果发现学生为班级主动做了一些小事,就会在班里表扬,顺带给些小礼物,奖励
f他为班级默默做出的贡献。总而言之,奖励他人是因为他有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品质,不是因为他完成了规定了任务。三、让孩子学会自律,就要多给他们点时间,多给他们些耐心。小孩子即使有了一定的目标也难免三分钟热度,因为他们是孩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