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发表题为《境》的主题演讲今天下午最后一个主题是一个颠覆,这个还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我在这先颠覆一下,首先颠覆一下发言的语言,我看前面都是用英语发言,我就用汉语发言,但是大家可以耳朵轻松了一下马上脑袋又要紧张起来,为什么?以这是第二个颠覆,我看大部分的发言还是实践类的发言,我想今天给大家汇报的是我这5年以来理论上面的思考,所以从实践颠覆到理论这边,理论有时候是很枯燥的,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要是大家不愿意动脑子的话,现在就可以上厕所喝茶但是千万不要聊天。一般情况下说到这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做不动脑子的人。我从1991年开始接触风景园林学的,这个知识实在太庞杂了,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我完全迷失在里面,这些知识到底怎么聚拢在一起,我们谈很多学科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清楚,我们谈到生态,我们真的懂生态?我们谈自然,我们真的有清晰的概念去描述自然吗?我们谈到文化,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想找一个逻辑比较缜密的概念体系,能够把这一个庞杂的知识建立一个书架让它各就各位,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科必须经过科学的洗礼,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够准备定义学科概念,来促进学术有效交流。第三个是建立一个学科教育理论框架,我自己是一个老师,我如果没有深刻理解的话,我也不会把体会传递到学生那里,我希望能够发现和找到这样的理论体系。后来我认真学习了很多东西读了一些书,我们知道爱因斯坦说过呼吸不可能在真空中发生,同样道理,思维不可能离开作为参照系的范畴和一般概念,我希望找到风景园林学的一种原概念,就是概念上的概念,最重要的概念。而一般性的概念实际上是对特殊性该面的共性描述,但实际上没那么复杂。我们用的风景园林词汇,包括景观、风景、园林等等,它们之间有没有共性?在它们之上有没有某一个定义可以去描述他们的共性,我想这一个原概念应该是有几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风景园林学的根本特征,风景园林学是连接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人与自然、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这样的情况下原来一概念能不能符合远景园林学的特征是实效的。我们风景园林学是不是也可以找到一个字去描述学科特征,这一直是我在寻找的。第三个是我希望它是源自于汉语,就像孟兆祯先生讲了很多次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园林实际上和文化有着密切关联,我们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个准确的汉语词汇。我后来看了一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