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课《童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摇啊摇》。
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
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三角铁水彩笔
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组织1、听歌曲《童年》拍手进教室。教学2、师生问好。
创设课堂“童年”的氛围,激发学生快乐的音乐情绪。
聆听1、导:听着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活动(播放音乐《童年的回忆》)。
2、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说说。(引导学生多描述小时侯的事情)3、复听,要求学生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4、请学生说说图形谱与速度记号的配对。5、再次聆听,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水彩笔)
将音乐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丰富学生内心的生活经验,音乐体验。更好的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体验速度的快慢。
表演1、导:老师也想起童年的一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不好?拉近师生情感,并为下一环节
歌曲(教师边范唱歌曲《摇啊摇》,边做划船动作)
铺垫。
2、请学生模仿老师划船的节奏,并说说是怎样的强弱规律。在律动中感受六八拍的强弱
(教师稍微解释六八拍的强弱规律与三四拍的联系)
规律。
3、师生一起随歌曲音乐律动。
4、请学生跟琴声轻轻演唱。
5、分男女生演唱。
f编创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与2、小组讨论并动手试试。(三角铁)活动3、反馈。
结束在歌曲《摇啊摇》中出教室。
在合作的形式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酒窝》。
2、听辨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酒窝》。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学唱。
步骤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学生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学唱歌曲
1、导:老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样东西小酒窝。(学生培养学生微笑演唱歌曲。
互相找找谁有酒窝)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微笑)培养聆听习惯。
2、听歌曲录音,学生找歌词。
熟悉歌曲旋律。
3、教师唱歌曲旋律,提示学生:你能听出旋律中出现通过听辨,让学生自己找出八
最多的音是哪个音吗?
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4、请学生用“lu”跟琴声哼唱。
不同的演唱形式不让学生“厌
5、学生试着填词演唱。(第三、四句后半拍节奏学生很唱”。
容易忽略,教师可演唱有休止符的和没有休止符的请学
生听辨,然后再重点练习)
6、分段分男女请学生接龙唱。
7、请个别学生演唱。
聆听活动
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