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
2.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必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
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思考推理猜想验证”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
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我
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estotle根据与
我们类似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流传了近2000年,直到16世纪,意大利的伽利略纠正
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开创了实验和科学推理之先河,将近代物理学以至近代科
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领悟这位大师
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
f【新课教学】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展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公元前,人们对物体下落的研究很少,凭着观察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当时,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一前322经过了观察和总结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力成正比”。这一观点正好应和了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同时,它又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论断,人们深信不疑。从那以后,人们判断物体下落的快慢,甚至给孩子们上课时一直坚持这一观点,这一观点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从没有人对它提出异议。【提问】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回答】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注重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够深入。二、逻辑的力量【阅读】
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后来,他在1638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评论。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力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8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