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歧。见教材56页。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答案】D
【解析】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见教材85页。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答案】A
【解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见教材100页。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
【答案】C
【解析】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
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即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实践认识
实践。见教材105页。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答案】B
【解析】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认识和对象(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
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见教材113页。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答案】B
【解析】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见教
材147页。
11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答案】D
【解析】生存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见教材134页。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f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答案】C
【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①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
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
态的量变过程中。见教材158页。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