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目标]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教学重、难点]1、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
439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年前后在左翼艺队伍中行对大众和新旧形式等问题讨论。有些同志受“”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采用就是
f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ldquo钟嵘《诗品》:lsquo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rsquordquo)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mdashmdash《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ldquo一字千金rdquo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ldquo杂诗rdquo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
439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年前后在左翼艺队伍中行对大众和新旧形式等问题讨论。有些同志受“”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采用就是
f德潜说:ldquo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rdquo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ldquo古诗rdquo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
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ldquo遗rdquo远方的ldquo同心rdquo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
439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年前后在左翼艺队伍中行对大众和新旧形式等问题讨论。有些同志受“”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采用就是
f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ldquo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rdquo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l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