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指挥中心。
3启动应急系统放射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接到现场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指挥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工作。4现场处置等待相关部门到达现场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危害、损失降到最小。若是发生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失控导致大剂量X线误照,应立即进行现场救助,采取措施,以使人员损伤、环境污染降到最小,组织人力将受照人员送往医院,并同时请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检测。5查找事故原因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勘查以及环保安全技术处理,检测等工作,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处理。将事故处理结果及时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6警报解除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或修改防范措施,加强日常环境安全管理,杜绝类似事故发生。(三)、放射事故等级划分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
311
f放射科管理制度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含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制的照射。
(四)、附则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放射事故的发生,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三、放射事故报告制度(一)、对放射事故处理实行部门负责制,分级管理和报告制度。(二)、发生或者发现放射性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尽快向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放射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再向环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医院在24小时内将《放射性事故报告卡》报出。(三)、事故的应急处理:1发生人体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应迅速安排受照射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治疗;2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时,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
411
f放射科管理制度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严防对水源的污染;
3污染现场未达到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