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事迹第2页个事。为此,我几次召开两委干部会,统一大家的思想,我说,“富不富,在干部,群众都指望着我们,为了使群众过上好日子,冒点风险值”。在我的说服下,村干部带头示范,搞起了小麦繁种,
f当年亩收入1000元,每亩比种普通小麦增收200元。群众看到小麦繁种收益高,纷纷跟着搞了起来。根据部分群众有种植药用瓜蒌的习惯,我和支部一班人因势利导,积极鼓励群众扩大生产规模。为保证销路,我多次到安国等地考察药材市场,寻找合作伙伴,与安国药材公司签定了瓜蒌回收合同,实现了瓜蒌定期上门收购,目前,全村瓜蒌面积发展到300亩,每亩收入达到3000元。仅此一项,全村增收90多万元。为拓宽致富渠道,寻找新的致富路子,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为鼓励群众发展养殖业,村里制定了优惠政策,定期聘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积极协调小额货款,并优先保证养殖户用水用电,使全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到20户,存栏5万只,养猪户达到15家,年出栏600多头。为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促民增收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外出打工,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利用每年春节在外打工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了解用工信息,鼓励打工人员自己创业,带领本村劳力外出,为家乡做贡献;另一方面,及时帮助外出打工劳力少的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目前,全村在外打工人数达36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年收入50万元的个体老板20多个,吸纳周边各村外出打工人员200多人。按每人年收入5000元计算,仅打工一项,全村每年增收180万元。由于成绩突出,我们村连续两年被评为“某某某市劳务输出先进村”。做暖民心的好事人们常说,支书是村里的当家人。我觉得,当家人就得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着想,对每一个家庭知冷知热。5年来,我时刻把乡亲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个人的事来办。夏天刮风下雨,我不是往家里跑,而是到危房户家里转一转,看看房子漏了没有;冬天不是坐在个人炕头上暖和,而是挨户瞧瞧,炉子点上了没有。乡亲们谁有困难,都主动跑前跑后,尽最大努力帮一帮。78岁的光棍汉高增起,身患脑血栓,半身不遂,生活十分困难,我主动照顾他,隔三差五上门看望,为老人安自来水、修补房子,每年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钱送给老人。村民郭会生不仅年龄大,而且患有肝炎,我每年自己拿出500元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直到他去逝。村民田西杰出了车祸,我知道后跑前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