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亡乎。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页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D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2第
16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
f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17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1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9.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20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21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