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分宽度的确定,路面横坡的设计,交通分隔带、停车带、林荫带、公共交通站台等在路面上的布置,地下管线的布置,多层式道路对地上层、地面层、地下层的布置。主要依据设计车速、交通量、交通流特征以及地形、用地面积、建筑物性质、环境特点等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路型和宽度。同一条道路在不同段落可以有不同的横断面。
f11路型分类城市道路路型按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行道设计方式,大致可分为4类:①不设分隔带的道路为普通类型,用于一般道路。②设置对向分隔带的道路,适用于汽车专用道路。③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道路,或设置对向分隔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道路,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有利于提高车速和保障交通安全。④多层式道路。宽度设计任务为确定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车行道宽度根据远期的预估交通量计算,须一次留足。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按车道数计算。小汽车的车道宽度为3米;大汽车为35米、375米、40米(设计车速高的用较宽车道);无路缘者,靠路边的车道要适当放宽;路边停车带的宽度为25~3米。行驶机动车的道路至少要有2条车道路面宽度宜用75~8米。双向行驶道路的车道数通常采用偶数,同向多车道中靠路边的车道受干扰较多,利用率低于中间车道,计算通过量时应按中间车道通过量依次折减。横断面上各车道通过量之和不得小于远期的预估交通量。自行车车道宽度按行车带计算,每条行车带宽度为1米车行道总宽度是行车带宽度与带数的乘积加两侧的侧向余宽一般每侧为05米;单向自行车道不应少于2条行车带。人行道宽度按步行带计算,每条步行带宽度为075米车站、客运码头、商业中心地段等放宽为09~1米;单侧人行道不应少于2条步行带。行道树、电杆等应另外附加宽度。地下管线一般应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面(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横断面上的车道布置,按照中国的交通规则采用置右原则(即同向车辆中低速行驶者靠右的原则)。因此,小汽车行驶的车道靠中线布置;大汽车行驶的车道在小汽车车道的右侧;非机动车道在大汽车车道的右侧。城市道路总宽度是道路各功能部分设计宽度之和。干线道路的宽度还应考虑防灾的需要,即当道路两侧房屋因故同时倒塌时,车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