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春天
教学内容: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杜鹃圆舞曲》。2、聆听《小燕子》。教学过程:1、完整聆听全曲,问: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4、完整地聆听歌曲《小燕子》。问: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5、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6、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7、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布谷》、《小雨沙沙》。教学过程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2、听歌曲录音,分小组拉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4、课后小结。
1
f第2课放牧
教学目标1、通过听《牧童到哪儿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方法和姿势。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教学内容1、表演《牧童》;2、认识三角铁、双响筒;3、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表演《放牛歌》。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聆听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和《牧童》。教学过程: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哪里去了》。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中唱出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4、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5、随着音乐录音轻轻地敲击双响筒。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学唱歌曲《牧童》和《放牛歌》。教学过程:1、学唱《牧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