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很少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自始至终的去读一本书。前些天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对于决心培养阅读情操的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的开端。虽然它本身只是一本小说,不像某些书那样具有所谓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我本人对这本书也算是仰慕已久。高中时期就听闻了这样一本奇书,一本把历史写活、写得生动形象的书。有人说,经常读书的人,读过书不一定能够直观的得到什么,但书中的收获能够慢慢地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谈、气质之间。对于这种说法,我无力反驳,但我也觉得这样说太玄了,我想要追求一些更为直观的东西,所以我想要写点什么。若是有机会,有人问起我:最近有没有读过什么书。我就可以告诉他:我刚读完了一本很不错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然后,当我回想起这本书的时候,不至于大脑一片空白,就算是大脑一片空白,再过来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能想起点什么,至少能够欣慰的是这篇文章是最起码的收获。谈起历史,谈及为什么要读历史、了解历史,有人经常会说:以史为鉴。若是问我,我也会这样说。这部小说难得的地方就是,它所叙述的内容,和正史几乎是一致的。也就在这部小说的最后结尾时,作者谈及了这个问题: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作者原话)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独到的见解,对于我这个没有主见的人,对于这种说法,自然也是佩服的很啊。每个人都有弱点,正是这些弱点,使我们明知故犯。明知道有些事那样做是不对的,偏偏还是那样做了。不过以史为鉴在某种程度上还应该是正确的,这是建立在我们的缺点之上的。正如作者所说: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缺点。以史为鉴,还是能帮我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东西的(缺点),那些改不掉,抹不去的污点,暂且给它们戴上“弱点”的帽子吧。这样说:以史为鉴,这句话是正确的。当年明月的话说的是有点绝对了。他的话说的有点极端,或者说他的思想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