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和阶段312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家形成的历史回顾中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家是体制转轨产物,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成长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家成长的萌芽时期(19781986)中国私营企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使得“个体户”、“专业户”等私人经济形式在中国出现,他们这些经济组织主要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城镇小手工业,规模都较小,而且很分散,具有浓厚的家庭作坊色彩。在这一阶段,发展较好的“个体户”“专业户”逐步发展成显小型私营企业,逐步形成一些私营企业主,部分私营企业主具有了一定的企业家色彩,形成了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最初形态。第二阶段: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家的形成时期(19871997)1987年后,中国私营企业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发展时期,私营企业的资金已不再局限于自身积累,而更多的吸纳外来资金。企业员工也从基本上由家族成员组成扩展到向社会雇佣。在整个国民经济还处于“短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私营企业凭借低廉的劳动成本、灵活的运行机制、快速的决策机制和合理的分配机制等优势,制于市场的不健全和管理的不规范,寻找行业结构的空白点,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阶段,私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私营企业主日益增多,产生一一些私营企业家。第三阶段: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家的成长时期(19921995)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掀起了中国私营经济民展的新高潮。随着大批国有企业职工、政府官员、知识分子等“下海”,中国私营企业数量增加很快,国有企业技术、政府关系、银行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知识也不断融入私营企业,从整体上提升了私营企业的规模和素质。中国私营企业也不仅存在于服务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而且进入房地产、金融证券、高科技等新兴产业。第四阶段: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家的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由“短缺型经济”逐步转变为“过剩型经济”,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方面,部分私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不能适应改变了的市场环境而倒闭,另一方面,
f许多高素质的私营企业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优胜劣汰在整体上提高了中国私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私营企业从此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私营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的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