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421215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法学本科专业
编写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保障法在学科属性上属于社会法与经济法学的交叉学科,而社会法体现了社会本位思想,是以保护公民社会权、维护社会利益为目的的法律,属于公法。由此,社会保障法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公法。从学科性质上来讲,由于社会保障的内容大多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事务,而这些服务体系的建立、运作与发展与政府的行政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它更为接近行政法。二、编写大纲的原则(一)理论性原则社会保障法具有鲜明的理论性。社会保障本来就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环境、人文等多个方面,没有切实、合理的理论作为支撑,很难教好这门课程。在本教学大纲的编写中,编者注重引入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理论,作比较法学方面的考察,使学生
f能从更为深入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保障法,把握社会保障制度在国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二)案例教学原则社会保障法的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许许多多的生动的事例就发生在人们的身边,学生不用暇思万千,更不用猜想就能体会到。因此,引入活生生的案例来教学,比单纯的讲授法律法规要有趣得多,生动得多,深刻得多。(三)讨论性原则社会保障法关系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学生也体会甚多,故而通过与学生直接交流,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而且也可以达到教学互长的良好效果。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6第三章社会保险法12第四章社会救助法6第五章社会福利法6第六章社会优抚制度4四、总学时:36学时五、参考书目:1陈冬红等著:《社会保障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宋晓梧等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郑功成著:《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王益英著:《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蒋月著:《社会保障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陈信勇著:《社会保障法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保障简介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二、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三、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四、影响与制约社会保障的因素五、社会保障的作用第二节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一、理论基础:二、主要模式第二章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
f第一节社会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