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粗放,生产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据调查,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落后产能淘汰、行业盈利情况良好等因素刺激,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并持续攀升。用于水泥产能扩张的实际投资增速约为40左右。2007年,全国实现水泥产量约14亿吨,同比增长84左右,国家有关部门的重点联系企业的调查资料中表时,水泥(PC425级)出厂含税均介为290300元,同比上涨6,水泥价格呈加速止涨趋势。二.市场前景预测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虽然偏紧,但从微观看,整体效益尚好。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2008年水泥行业将保持8左右的增速。水泥产业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1.能源价格的上涨给水泥工业带来巨大压力煤炭价格上涨过快,水泥价格上涨滞后于或小于在本上涨,
7
f水泥行业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企业的毛利率略有下滑。部分企业由于区域竞争激烈,成本转嫁能力较弱,利润空间受到压缩。成本的控制与转嫁能力决定企业竞争力。由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水泥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决定了其竞争力。受煤、电价格上涨影响,成本压力需要向下游传递或者在内部消化,向下游转嫁的能力取决于区域供求关系、市场占有率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内部消化能力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控制费用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成为企业发展追求的重要指标。2.产能落后的生产企业将被淘汰落后产能的淘汰将进一步加快。2007年,我国水泥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5200万吨,2008年预计淘汰产能约50007000万吨。据了解,矿山石灰石破碎这一环节的电耗,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吨石灰石破电耗是04千瓦时,我国的先进水平是07千瓦时,而国内的平均水平是15千瓦时,差距非常大。我国在节能降耗上有很大的空间水泥企业应强化节能技术改造,抵消成本的上涨,否则将会被淘汰。水泥产业的高能耗虽然受到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直接影响,但同时也给水泥企业带来机会。据了解,国家配套给水泥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很多的优惠政策,各种补贴、奖励和信贷支持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的利润来源正走向多渠道。3.经济发展带动水泥需求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转移带来区域性发展趋势。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振兴东北等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投资向内陆转移的进
8
f程加快,相关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热情高涨,左目前宽松财政政策下,政府对重点工程及基顾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有望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