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将有效教学实施在数学课堂
作者:王东升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第16期
摘要:有效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和以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探究;能力培养;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20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体现有效教学新理念,努力实现人人参与、多向交流,形成教学共振,以达到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发展的目标。
一、确立目标,主动参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精心指导,自主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争论、辨析,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例如: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笔者先设定了这样一个问题:“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你有哪些解决方法?”,问题提出后,学生很快展开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紧接着又提出问题:“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这时,学生说矩形的形状太多了,怎么办?学生陷入了困境。此时,笔者适时地点拨到:“假设长为2宽为1的矩形,它有这样的结论吗”,对此问题再探讨,此时此刻学生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直到探讨出一般的情况。
2引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