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qiáo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
名。20岁时,擢进zhuó士第。举制策甲科。
注词释义①解:能够。②三秋:农历九月,指晚秋,深秋。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早春。④过:经过。⑤斜:倾斜。诵读:情绪轻快活泼。“解落”、“能开”、“千尺浪”、“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古诗今译风,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简析: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5、咏柳
【唐】贺知章
tāo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为人狂欢,与李白、张旭等合称“饮中八仙(李白、贺知

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他的诗清新疏朗而富有
机趣,以《回乡偶书》、《咏柳》等传诵最广。注词释义:
咏:歌唱,赞美。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妆:打扮。绦:丝带。古诗今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必背古诗文70首赏析
4
f《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必背古诗文70首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6、凉州词
huà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