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池:U20V蜂鸣器的内阻R112KΩ小灯泡内阻:R205Ω由于采用并联电路,根据欧姆定律,I
R1R2U电路中总电阻RR1R2R
U22AA4002AR1R212000O5O499979R1R21200005(二)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讨论串并联电路的选择实验开始时,选用串联电路连接小灯泡和蜂鸣器(如图1),但是电路接通以后,,发现蜂鸣器正常工作,但小灯泡不亮;I
图1做出以下分析1、灯泡不亮,但蜂鸣器正常工作,所以电路仍为通路;2、无法从蜂鸣器的震动情况判断其是否达到工作电压,所以改变电源电压,将电动势从1、5V增加至3V,其他条件不变,连接电路。但是小灯泡依旧不亮,蜂鸣器正常工作;继续增大电源电压至45V,情况没有改变,所以判断,不是电源电压存在问题;3、用欧姆表分别测量蜂鸣器和小灯泡的电阻R1、R2,得R112KΩR2O5Ω所以判断是由于两个元件串联,蜂鸣器分得的电压过多,使得小灯泡不能得到足够电压。所以在蜂鸣器两端并联一个1Ω的小电阻,闭合开关,灯泡依旧不亮,计算可知,小灯泡还是没有获得足够的电压;
第4页
f第5页
4、将电路进行修改,将蜂鸣器与小灯泡串联,小灯泡正常工作,蜂鸣器正常工作
八、仪器装置实物照片
1、外观图
2、内部结构
九、实验方法的改进
本实验中的报警器装置,电路设计和实际应用中的电路比较接近,可仍有不足。改进方法:可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热敏电阻,与蜂鸣器在同一支路上,在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蜂鸣器所在支路为通路,报警器发出警鸣声,在蜂鸣器所在支路加一个开关,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在房门打开后,若断开开关,则房间内灯亮但报警器不发出响声,若没有断开支路开关,则房间内灯亮,且一定时间后(可选择灵敏的热敏电阻,以达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出报警声的效果),报警器发出警
第5页
f第6页
鸣声。初步设计实验电路如下:
只是初步设想,热敏电阻在电路中的具体连接方法还需改进
十、实验设计方案的价值及应用
在生活中,房门报警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利用此装置的设计、制作过程,给学生讲授电路的串并联结构,大电阻、小电阻串并联之后总电阻的变化,及电路元件工作异常的检查等知识点,可培养学生资助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局限于书本上对知识的理解。
十一、实验反思
通过本次设计性实验,我认为,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自己才能深刻的理解。每一位进行科学学习研究的学生,都应该注重培养提高自己的r